在商朝历史中,商纣王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。因为他纵欲无度、暴政重重,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。然而,商纣王的昏庸行为真的仅仅是导致了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吗?或许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另一个因素是,商朝人的活人祭祀传统,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巨大悲剧。这种残忍的祭祀形式不只是商纣王的错,它反映出整个商朝社会的某些深刻问题。
事实上,历史上活人殉葬的现象并不罕见,尤其在帝王死后,常有妃子或宫廷成员一起被活埋殉葬的记载。可是,商朝的殉葬不仅仅是为了象征统治者的权威,还与宗教祭祀密切相关。商朝人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,与神灵沟通,寻求天意的指引。神灵所需的祭品,不仅仅是牲畜,更多时候会选择活人作为祭祀对象,这一行为在商朝社会中可谓司空见惯。
展开剩余81%那么,商朝的活人祭祀究竟祭拜的是哪些人呢?商朝人并不会选择同等地位的统治者或者贵族,而是选择那些地位极其低下的羌人。羌人,在商朝人眼里几乎与牲畜无异。商朝对羌人的仇恨,不亚于现代社会对侵略者的深恶痛绝。究竟是什么让商朝人对羌人抱有如此强烈的敌意呢?他们的命运又如何?难道商朝真的是将所有羌人都杀光了吗?
通过研究商朝的古代文字,我们不难发现羌人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地位是何等低下。商朝时期,羌人不仅仅是底层的奴隶,更像是任人宰割的“牺牲品”。在最早的甲骨文中,\"羌\"字的形象就是“羊头人身”,这与奴役的象征形态密切相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字形的演变中,常常会出现脖部被枷锁束缚或被绳索捆绑的形象,极为明显地反映出羌人身处奴役的境地。
商朝的祭祀活动频繁,而祭祀中所用的“好东西”成为了祭品的重要标志。正常情况下,祭祀所用的祭品可能是一些家禽家畜,但商朝人认为,除了牛羊这类牲畜,真正能体现诚意的祭品便是——活人,尤其是羌人。商朝人有“断十牛,羌十人”的规定,意思是祭祀时不仅要杀十头牛,还要牺牲十个羌人来表达虔诚。
更为残忍的是,商朝的祭祀不仅仅是简单的杀戮。在不同的祭祀仪式中,羌人会遭遇不同的处置方式。例如活埋、火刑、阉割,甚至有时会将他们做成所谓的“美味食物”供神享用。商王的殉葬仪式尤其残酷,羌人常常作为“殉葬品”之一,与牲畜一起被埋葬在墓地的最外层,地位最低。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,有些羌人的尸体甚至是不完整的,仅有残肢,或仅仅是被部分肢体所埋葬。
那为何商朝人如此仇恨羌人,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这一族群遭到如此严酷的对待?羌人的历史又是如何演变的?我们知道,商朝建立后,征战扩张迅速,而作为与商朝对立的羌部落,成为了商朝政府眼中的“眼中钉”。羌人曾是黄帝的后代,最初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地区,并且在夏朝建立时也曾给予过帮助。但随着夏朝的灭亡,商朝的兴起,羌人开始成为商朝征服的对象。
尽管羌人最初对商朝的侵略并未太过关心,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部落的生存和安稳。然而,随着商朝扩张的迅猛,两个部落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。商朝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,并屡次与羌人发生战斗。商朝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就曾多次率军讨伐羌人,虽然最初商朝的军事力量还不强大,但随着土地的开拓和其他部落的归顺,商朝军队的力量逐渐增强。
即便如此,羌人依旧坚持不向商朝投降,最终商朝决定通过残酷的手段来镇压羌人。祭祀仪式中屡见羌人的身影,商朝为了震慑他们,甚至开始大规模屠杀羌人。在一些商朝的墓地中,考古学家曾发现装有羌人头颅的青铜器皿,这些器皿原本是用于烹饪的工具,这一发现可谓触目惊心。这些器皿中,居然有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女孩的头颅,这足以证明商朝为了征服羌人,竟然采取了如此残忍的手段。
那么,为什么羌人就此沉默,不曾反抗呢?虽然商朝的军事力量强大,但羌人当时孤立无援,缺乏有力的支持,反抗显得极为困难。而商纣王的暴政,则更进一步激化了这一局势。商纣王不仅纵欲无度,还对百姓的压迫日益加剧。商朝人民在他的统治下逐渐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。在这种情况下,周朝悄然崛起,并联合羌人一起推翻了商朝的统治,建立了周朝。
周朝的建立标志着羌人地位的提升,他们不再是与牲畜地位相当的存在,而是被视为与普通百姓平等的公民。同时,商朝时期的活人祭祀陋习也逐渐消失,羌人也慢慢融入到了不同的民族之中,不再是历史舞台上的悲惨符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