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羽曾经说过:“我无颜面对江东父老,所以宁死不过江。”这句话看似充满了英雄气概,仿佛是那种“宁死不屈”的豪气,似乎充满了“向死取义”的男子汉精神,对吧?但是,我必须直言不讳,这完全是误解!实际上,项羽心里清楚得很,若是他渡过江东,他不但面临的是无法承受的羞辱,还可能会被当场痛击,因此他根本不敢过江。
也许我这么说会引来许多不满和争议,但我还是想直言:那些认为项羽是伟大英雄的人,要么是被误导的读者,要么就是那些生活在幻想中的人,无法客观看待这个人物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刻画了两种项羽:一位是真实的项羽,另一位是虚构的项羽,后者被司马迁用那种“千古无二”的笔力,深深地刻入了无数读者的心中,而真正的项羽则藏匿在史书的角落,几乎没有被人察觉。
让我们从《史记》中的那些碎片记录中,重新来审视一位真实的项羽。
展开剩余84%项羽的起点并非英雄,而是一个逃亡者。年轻时,他的叔叔项梁因一桩命案而逃到吴县谋生,得到了会稽郡太守殷通的庇护。项梁怀有推翻秦朝的大志,并在吴县藏匿时秘密召集壮士,伺机积蓄力量,项羽也毫不隐瞒他们的雄心壮志。有一次,秦始皇的车队途经会稽,项羽竟然公然说道:“此人可取而代之。”结果项梁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巴,生怕引来麻烦。
两年后的秦二世元年,爆发了“大泽乡起义”。项梁看到机会来了,喜出望外。就在他为如何起兵而发愁时,殷通主动登门拜访,表示自己也打算起义,并希望与项梁联合。两人本应是势均力敌的合作伙伴,项梁手上虽然没有强大兵力,但殷通却缺少能够打破局面的骨干力量。两人合作,正好是“强强联合”,但项梁并不满足于和殷通合作。实际上,他的野心远远超过殷通。最终,项梁叔侄将殷通杀害,吞并了他的部队,项梁借此扩展了力量,带领着八千精兵渡江北上,开启了推翻秦朝的征程。
项羽和他叔叔项梁凭借着殷通的资源,开始积累起了自己的“江东资本”,这些兵源成为了他们初步的优势。
现在,让我们从项羽的背景来看,项羽的出身并非草根,而是楚国的贵族。项羽的祖父项燕曾经是楚国的一位名将,历史上也曾以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”流传千古。项氏家族是周王室的后裔,曾经是项国的贵族。历史上,《三字经》中的七岁小儿项橐,就是项羽的祖先。
但项氏家族的荣光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迅速消逝,项家从贵族阶层堕落成了普通百姓。因此,项羽和项梁等人要推翻秦朝,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个人的野心,另一方面也因为项氏家族的失落和对秦朝的仇恨。
而正是项羽家族的这段历史,解释了为何他最终“不敢过江东”。
我无法理解,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崇拜项羽这个“嗜血狂魔”。他的一生简直充满了暴力与血腥。比如在刺杀殷通之后,项羽以一己之力杀掉了殷通的部下百十人,宛如凶猛的怪兽。攻占襄城时,项羽屠杀了大量平民,巨鹿之战后,二十万降兵惨遭屠戮,进入关中后,项羽火烧三秦,连烧了一个月。
他的暴行数不胜数。项羽的手下没有人能逃脱他的血腥手段,他对敌人、对盟友、对自己人甚至对无辜的百姓都毫不手软。虽然战乱中杀戮在所难免,但像项羽这样以杀戮为乐的暴君实在少见,这种人对历史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。把他当作英雄,实在是人性的一种堕落。
许多人幻想着,如果项羽获得了天下会怎么样,但我认为这种幻想简直是天方夜谭。一个政治水平如此低下的人,又怎么能够理解“天下”这个庞大概念的真正含义?项羽不过是个武力强大的肌肉男,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场上击败敌人,离开战场,他一无是处。项梁曾为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,他手下既有能臣也有勇将,但项羽未能识破这些人的价值。最终,陈平逃跑了、韩信离开了,范增死于气愤。
项羽本有机会建立一个新的帝国,定都长安,但他却只想着“衣锦还乡”,最终白白葬送了大好的局面。
项羽的所谓英勇,其实只是一个“毫不顾忌生死”的外壳。事实上,当面对真正的考验时,他的胆量还不如蚂蚁一般微小。比如在垓下之战前,他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,却突然因为恐惧而丢下了十万军队,匆忙逃走。项羽不仅败了,而且完全摧毁了他在《史记》中那种“无畏”的形象。
所以,为什么项羽最终不敢过江东呢?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:
1. 项羽的家族根基在彭城,江东只是他曾经流亡的地方。江东对他来说,早已没有根基。他当时选择回家乡,而不是江东,便说明了他并没有将江东当做自己的立足之地。
2. 项梁杀掉殷通,并非单纯因为利益,而是因为在江东,他们缺少能够与当地士族交换利益的机会。如果项羽想在江东重新崛起,那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3. 当年八千江东子弟真的是项羽的铁杆吗?其实并不是,他们不过是通过殷通的资源招募的士兵,项羽一旦失去了这些资源,再想通过同样的方式招募江东士卒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4. 最后,江东对项羽来说,没有任何恩情。即便项羽与江东有过联系,但他从未为这片土地做出什么贡献,甚至在他失败时,江东的官府也不会再为他提供支持。
总而言之,项羽的失败不仅源于他个人的不足,更源于他对局势的错误判断。当他以为自己能靠“英雄气概”翻盘时,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绝路。他的所谓“宁死不屈”,最终不过是他“跪着死”的真实写照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